在《封神演义》的故事里,商朝末年,天下大乱,纣王昏庸无道,致使民不聊生。而这其中,妲己的出现更是给商朝带来了致命打击。妲己本是被九尾狐妖附身的女子,她奉女娲娘娘之命,来到纣王身边,施展狐媚之术,迷惑纣王心智。纣王自此沉迷酒色财富最可靠的平台,不理朝政,不仅大兴土木建造鹿台,还发明炮烙、虿盆等酷刑残害忠良,商朝的江山社稷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闻仲作为商朝的顶梁柱,正忙于在外征战。他是商朝的托孤大臣,更是截教金灵圣母的高徒,修行多年,法力高强,额头上还长着一只神眼,能够看穿世间万物的真假虚实,辨别人心善恶。
闻仲凯旋回朝后,看到商朝的朝堂已被妲己搅得乌烟瘴气,心中自然愤慨不已。他一眼便看穿了妲己的妖怪身份,可令人疑惑的是,他却没有动手杀了妲己,这是为何呢?首先,闻仲深受君臣伦理观念的束缚。在古代,臣子对君主需绝对忠诚,纣王虽昏庸,但毕竟是一国之君,而妲己身为纣王宠妃,在名分上是闻仲的主母。
展开剩余56%即便闻仲看出妲己是祸国殃民的妖怪,可若直接对其下手,便是以下犯上,违背了君臣之道。比如在鹿台事件中,闻仲极力劝谏纣王拆除鹿台,废除妲己的权力,可纣王却并未完全听从,闻仲也只能无奈妥协,这充分体现了他在君臣伦理面前的无力。
其次,闻仲或许察觉到了更深层次的天意。女娲娘娘派妲己来迷惑纣王,加速商朝灭亡,这背后有着上天的旨意。闻仲作为修行之人,或许深知天命难违。即便他杀了妲己,商朝的气数恐怕也已尽了,还可能因违背天命而遭受天谴。再者,截教的教义与其他教派有所不同,截教讲究“有教无类”,对妖怪并无绝对的偏见。在截教的观念里,万物皆可修行,众生平等。所以,闻仲对妲己的妖族身份可能也会多一些宽容,觉得她只是奉命行事,并非天生的恶徒。
再者,闻仲认为商朝面临的最大危机并非妲己一人,而是外部日益强大的西岐势力。在他看来,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先稳固商朝的统治,打败西岐这个劲敌,才能腾出手来处理内部的问题。于是,他选择率兵出征西岐,拼尽全力想要挽救商朝的颓势。然而,命运弄人,尽管闻仲竭尽全力,商朝的灭亡仍是大势所趋。最终,他在绝龙岭被云中子用通天神火柱烧死,悲壮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闻仲不杀妲己,并非他没有能力,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下的无奈之举。他虽未能改变商朝灭亡的命运财富最可靠的平台,但他对商朝的忠诚、对正义的坚持,却让他成为了《封神演义》中令人敬佩的悲剧英雄。
发布于:山西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免息配资炒股_无息股票配资_联华证券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