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24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表现突出服务优质机构的通知》,对在2024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表现突出、服务优质的机构予以通报表扬。四会市东城街道新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榜上有名,成功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
据悉,“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是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让广大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紧盯目标任务,对照服务能力标准,针对薄弱环节,加大硬件投入,加强软件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形成分级诊疗体系。截至目前,全市14家基层医疗单位全部达到基本标准,其中江谷镇中心卫生院、大沙镇中心卫生院和东城街道新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达到推荐标准。
四会市东城街道新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落于四会市新江大道新江市场东南侧,肩负着东城街道黄岗、沙头、前锋、光辉、前进以及陶丽部分片区共3.94万常住人口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重任。近年来,该中心紧密围绕卫生健康领域“百千万工程”的战略部署,积极投身“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在硬件设施升级、重点科室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切实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该中心现开设全科诊疗、中医科、康复理疗科、预防保健科、妇幼保健科、医学检验科、公共卫生信息科等1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已配备心电图机、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常规分析仪、尿常规分析仪、经皮黄疸仪、视力筛查仪等先进的辅助检查设备。
在“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过程中,
该中心大力实施
“硬件升级+服务创新
+质量提升+医防融合”四大攻坚行动,
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整体效能注入了强大动力。
硬件升级
安装了双轨座椅式电梯,方便需要轮椅代步或身体虚弱的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群体就医。
对门诊大厅、候诊区、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增设了扶手、防滑地砖等设施,确保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安全便利。
更新了院内导诊标识56处,候诊区患者分流效率有了大幅提升,有效减少了患者的候诊时间,优化了就医流程。
服务创新
组建6支“1医+1护+1公卫”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签约、医疗、随访、健康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在慢性病管理的优势,以中医适宜技术结合住院模式,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进一步优化儿童体检和预防接种特色门诊服务,2024年全年累计开展各类疫苗接种29068剂次,疫苗接种率超过95%,为儿童的健康成长筑牢了免疫防线。
服务质量提升
经常性组织开展创伤急救、心肺复苏专项技能培训,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2024年,成功实施急性心梗、重度创伤等危重症抢救12例。
全年门急诊接诊量达14.23万人次,其中中医门诊接诊7.34万人次。
为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积极推行中药免费代煎配送等便民服务,患者可足不出户享受到优质、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医防融合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要抓手,将“防”“治”工作紧密结合,为签约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8万份,建档率高达96.09%。
通过对健康档案进行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能迅速识别居民的健康问题并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规范管理率达78.6%,有助于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养生讲座等特色健康教育活动,2024年共举办了48场。通过广泛开展健康科普,辖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越来越多居民开始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参与到疾病预防工作中。
评审通过并非终点,而是全新征程的起点。接下来,东城街道新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围绕基层群众健康需求,全方位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探索新型服务模式与路径,建立健全优质服务长效机制。
一是对标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标准,持续升级慢性病管理等领域硬件配置,打造舒适诊疗环境。
二是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绿色通道”,完善分级诊疗转诊机制,提升疑难重症识别能力。
三是聚焦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细化 “一人一策” 健康管理方案,拓展居家护理、康复指导等特色服务。
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及激励机制,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储备专业力量。
四会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健康四会 配资平台安全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免息配资炒股_无息股票配资_联华证券观点